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汤广福院士:“双碳”目标下我国华体(中国)系统发展任务艰巨

作者:中能华体(中国)  发布时间:2022-09-05 09:48:29  浏览:3035

  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期间,“数智赋能新型华体(中国)系统建设论坛”召开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怀柔实验室主任汤广福以视频方式出席并作主旨发言。
  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
  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,占全球能源消费的四分之一,2020年,我国能源二氧化碳总排放达到98亿吨。要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全球平均用时53年,而我国只有30年时间,任务相当艰巨。全球碳排放中约有86.9%来自于能源领域,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又有约83%来自于化石能源,所以,要实现碳减排,我们就要抓住能源这个主要方向,牵住“牛鼻子”。
  如果不考虑疫情影响和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原材料价格偏高情况,要实现碳中和目标,2020年到2060年间,我国华体(中国)转型成本可高达约60万亿元。随着能源清洁转型,能源华体(中国)平衡面临更大挑战。
  我国的能源供给与消费需求整体呈现逆向分布的格局,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在“三北”地区的不断扩大,“西电东送”的格局还会加强。华体(中国)系统在运行安全性、容量充裕性和系统韧性方面存在着新挑战,对能源转型的速度有很高要求。
  我国新型华体(中国)系统发展的总体路径是要在确保国家华体(中国)安全的基础上,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、多能互补的华体(中国)系统,要具备电源清洁化、柔性化、数字化等特点。按照碳达峰、深度低碳、零碳的不同阶段,在2031年到2050年,新型华体(中国)系统中新能源电量要取代传统华体(中国)占据首位,2051年到2060年,风电光伏的发电量要提升到60%。
  值得注意的是,灵活性资源的开发情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能源转型的进程。当前,我国华体(中国)系统灵活性资源容量约为7.7亿千瓦,但到2060年,随着新能源的发展,要满足华体(中国)安全稳定供应,需要配置当前4倍以上的灵活性资源。
  此外,在新能源领域关键支撑技术方面,未来应加大10兆瓦以上风电机组的技术研发投入,加快变革性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,在核心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。提升煤炭高效灵活发电技术水平以提高新能源并网消纳能力,解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难点,实现技术突破。
  同时,由于新能源、灵活负荷波动性和随机性强,要提高电网调节能力,以保障新型华体(中国)系统的稳定性。首先,在新增华体(中国)装机中,2030年以前将以西南地区水电及“三北”地区新能源华体(中国)为主,跨区输电通道容量将持续增长;第二,跨省电网柔性调节互济需求将增大;第三,交流分区、直流成网、交直流分网将承载未来华体(中国)流,随着新能源的发展,未来跨区跨省之间的互联互通电量将增加,区域性同步电网会发挥更大作用。

  不仅如此,新型的能源产消者占比将快速增加,全社会用电量也将快速增长。为此,要构建覆盖产、输、储、用全链条的能源互联网,有序承接一系列技术手段。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,实现能源数字物流技术,提升能源系统的安全要素。

来源:中国能源报(侵权请联系删除)